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783、​​白鸥来往本无心。选甚风波一任。别浦鱼肥堪脍,前村酒美重斟。千年往事已沉沉。闲管兴亡则甚。
图片 图片 千丈悬崖削翠,一川落日镕金。 白鸥来往本无心。选甚风波一任。 别浦鱼肥堪脍,前村酒美重斟。 千年往事已沉沉。闲管兴亡则甚。 【宋】辛弃疾《西江月·渔...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澳门娱乐十大正规买球网站app > 新闻动态 > 783、​​白鸥来往本无心。选甚风波一任。别浦鱼肥堪脍,前村酒美重斟。千年往事已沉沉。闲管兴亡则甚。西江月·渔父词【宋】辛弃疾
783、​​白鸥来往本无心。选甚风波一任。别浦鱼肥堪脍,前村酒美重斟。千年往事已沉沉。闲管兴亡则甚。西江月·渔父词【宋】辛弃疾 发布日期:2025-03-07 16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图片

图片

千丈悬崖削翠,一川落日镕金。

白鸥来往本无心。选甚风波一任。

别浦鱼肥堪脍,前村酒美重斟。

千年往事已沉沉。闲管兴亡则甚。

【宋】辛弃疾《西江月·渔父词》

赏析

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是南宋淳熙五年(1178 年),辛弃疾从都城临安赴湖北任转运副使,舟行至采石矶时有感而发。

上阕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江行图。“千丈悬崖削翠,一川落日镕金”,千丈高的悬崖陡峭如削,一片翠绿,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,仿佛熔化的金属般灿烂。这两句对仗工整,气势磅礴,生动地展现出采石矶水光山色的壮美。“削翠”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悬崖的陡峭和草木的葱茏,而“镕金”则将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江水描绘得极为绚丽。词人通过对江岸和江水的描写,展示出大自然的雄伟与瑰丽,也透露出他心中隐藏的豪迈之气,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当年带领万人义军南渡时的“气吞万里如虎”之势。

接着,“白鸥来往本无心。选甚风波一任”,写天上的白鸥自由自在地往来,本就没有什么心机。它们不关心也不惧怕那难以预料的风波,随意地在江面上翱翔。这里的白鸥既是实景描写,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。白鸥的无心和洒脱,与世间那些为名利奔波、为世事烦忧的人形成鲜明对比。同时,也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对自由、闲适生活的向往。辛弃疾在这里或许是以白鸥自比,表达自己渴望摆脱官场的纷争和束缚,追求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心境。然而,“选甚风波一任”一句,又隐隐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无法真正释怀的矛盾心情。

下阕则着重描写江行的生活感受。“别浦鱼肥堪脍,前村酒美重斟”,长江下游的鱼新鲜肥美,正适合切成薄片享用;前面的村庄里,美酒飘香,可以尽情地重新斟满酒杯。“鱼肥堪脍”巧妙地运用了“鲈鱼堪脍”的典故,晋代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美味而弃官归隐,这里辛弃疾借此典故表达了自己也有退隐之意。“酒美重斟”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这种恬静归隐生活的向往,大有苏轼“酒无多少醉为期,彼此不论钱数”的洒脱之态。

然而,最后两句“千年往事已沉沉。闲管兴亡则甚”,将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。千年前的往事,早已随着滚滚长江东逝,被深深地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。那么,又何必去多管那些兴亡之事呢?表面上看,词人似乎是在劝说自己要放下对国家兴亡的关注,学着像渔父一样超脱世外,不问世事。但实际上,这恰恰反映了他对南宋朝廷的失望和不满。他一生力主抗金北伐,渴望收复失地,然而却壮志难酬,被排挤打压。“闲管兴亡则甚”,实则是一种悲愤的反语,他内心深处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始终无法释怀,那份爱国之志、报国之情无时无刻不在涌动。

整首词以渔父的生活为背景,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生活感受,抒发了辛弃疾复杂的情感。他试图从消极避世中寻找超脱,却又难以割舍对国家兴亡的执着。这种矛盾的心态,正是他在南宋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写照。

在艺术特色上,这首词意境优美,语言质朴自然。词人用简洁而生动的文字,勾勒出了一幅幅鲜明的画面,如千丈悬崖、落日熔金、白鸥飞翔、鱼肥酒美等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同时,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对仗、用典等手法,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此外,词中的白鸥这一形象,既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,又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,使词的内涵更加丰富。而“千年往事已沉沉”一句,不仅给人以历史的厚重感,也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深沉感慨。

总的来说,辛弃疾的《西江月·渔父词》既是他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感慨,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。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江行生活的词作,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,反映了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和矛盾,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。这首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,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入思考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从春运里的时代变迁到非遗中国年

下一篇:没有了